高级搜索 返回首页  
读者-来稿选登
    - 读者-来稿选登
美文
    - 美文
    - 美文_其它
    - 美文_散文
    - 美文_诗歌
情感
    - 情感
    - 情感_爱情魔方
    - 情感_婚姻家庭
    - 情感_恋恋红尘
    - 情感_两代之间
    - 情感_思君无涯
人物
    - 人物
    - 人物_布衣百姓
    - 人物_名人名言
    - 人物_名人轶事
    - 人物_人物表情
    - 人物_人物春秋
    - 人物_人物聚焦
言论
    - 言论_道听途说
    - 言论_高端访谈
    - 言论_金玉良言
    - 言论_评头论足
    - 言论_一言堂
幽默
    - 幽默_爆笑网文
    - 幽默_都市男女
    - 幽默_哈哈镜
    - 幽默_妙人妙语
    - 幽默_青春校园
    - 幽默_世相百态
    - 幽默_童话宝典
哲理
    - 哲理_红茶坊
    - 哲理_人生絮语
    - 哲理_围城内外
    - 哲理_现代寓言
泛舟网读者-来稿选登读者-来稿选登城市贫民阶层是一个信号
城市贫民阶层是一个信号
2022-05-11 23:43:42
by 杨军  
Rating: not rated yet
1 2 3 4 5 6 7 8 9 10

城市贫民阶层是一个信号

城市贫民阶层初现
     根据民政部统计的数字,到2002年10月,全国城市“低保对象”为1980万人,2005年底为2232.8万人,但是,由于测算方式和申请较严格以及有些人不愿意申报等原因,“低保对象”并没有涵盖所有的城市贫困人口。
    
     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洪大用认为,如果考虑这些情况,目前我国城市中的贫困者应该有3000万人左右。城市贫困人口约占城市人口的6%~8%,城市的贫困率已经高于农村。改革开放之前,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大概占全国人口的1/4,到2003年绝对贫困人口只占到1/40,农村贫困人口大量减少,城市贫困人口却迅速增加。
    
      改革开放之初,中国基本不存在城市贫困人口,因为当时是企业办社会,个别贫困者也多享受着单位福利。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,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,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出现,并迅速增多。这些下岗工人只领到很少的补偿金,远低于他们曾经创造的价值。
    
      在城市国有企业职工开始下岗的时候,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和无地农民却开始涌入城市。“某种程度上,这是农村贫困人口向城市的转移。”洪大用说。虽然没有城市户口,但因为完全生活在城市,大量的农民工成了城市贫民,据有关专家估计,这个数字可能接近1亿。而有关城市贫民人数的官方统计,并没有把这部分农民工计算在内。洪大用认为,应该把这些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也列入城市贫民的范畴。
    
      在2002年12月12日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民政部共同举办的“中国城市反贫困论坛”首届国际研讨会上,“城市贫民”这个概念首次被中国政府高层在公开场合正式使用。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政府开始以务实的态度正视城市贫困问题,并积极谋求解决之道,另一方面也说明城市贫民群体的庞大已经让人无法忽视他们的存在。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,一些缺少专业技能的大学生毕业后长期找不到工作,开始领低保,也加入了城市贫民阶层。
    
      近年来,一些城市正逐渐形成一个个贫民聚居区。在城乡结合部,多是农民工的聚居地,清华大学附近就有一个据说是最大的贫民聚居区。在城区,则存在差别明显的高档小区和低档住宅区,一些老城区像北京的大栅栏成了原住城市贫民的聚居地,上海的棚户区、深圳的农民房等也聚居着大量城市贫民。
    
      2006年初,在一个以城市贫困为主题的研讨会上,从数十名经济学家提交的在不同区域做的调查报告中,几乎得出了同样的结论:近年来,城市贫困问题并没有因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有所减轻,相反明显加重。城市贫民阶层逐渐浮出水面。
    
       脆弱的平衡
    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,中国的贫困问题仍然被认为主要发生于农村地区,那时中国存在的城市贫困人口主要是无劳动能力、无经济来源、无法定的赡养人和抚养人的“三无”人员。在逐渐形成的城市贫民阶层中,这些“三无”人员占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现在的城市贫民,大部分并不完全是因为自身原因而贫困,他们大部分人都有劳动能力并乐于工作,却缺乏工作机会;他们成年累月地寻找工作,却没有单位愿意雇用他们。
    
      综合开发研究院(中国·深圳)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丁四保2005年下半年对东北地区5个城市的贫困群体进行了调查,他对城市贫民的描述中有这样一句话:离开原来所在的国企或者集体企业岗位后,大部分员工在实现再就业、获得失业和养老保险、参加就业培训、享受医疗和教育服务等方面,遭到严重的排斥。
    
      在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还好一点,但也存在市场饱和的问题;在经济不景气的地方,工作机会尤其渺茫。在东北,曾经辉煌的一些重工业城市,大量企业破产或减员。因为整体不景气,失业者想做点小买卖,东西很难卖出去;想做家政,市场很小;想当护工,很少有人雇得起。
    
      城市贫民的失业、社会保障、分配制度、社会公平等许多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一些城市贫民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,甚至波及后代,出现代际贫困传递,他们的子女长大后成为新的城市贫民。
    
      城市贫民阶层出现会带来很多问题,极易造成集体暴力和犯罪蔓延等社会问题,对社会的稳定形成巨大的挑战。当美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城市贫民阶层的时候,黑社会势力逐渐形成了。当城市贫民阶层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,社会矛盾会集中爆发。而在此之前的社会稳定,则是小心翼翼维持着的脆弱的平衡。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  农民工从事着那些城市人不愿从事的或脏或累或有危险的工作,却始终没能融入城市,他们是城市中的绝对弱势群体,不仅在生活中受歧视,而且会遭遇工资拖欠,这样的境遇容易使他们滋生对社会的仇恨。而弱者也有弱者的武器,近几年,农民工和社会的冲突不断上演。城市的失业人员也曾到地方政府门前静坐。代际贫困则是一粒危险的种子,一些人可以忍受自己的贫穷,却不能接受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依然贫穷。
    
      某种意义上,城市贫民阶层可以说是城市弱势群体的代名词,所有的弱势群体都缺少自己的利益诉求渠道,他们的权利过少过小甚至不存在,而义务则过多。在社会生活中,他们往往会有强烈的被剥夺感。表面看来,他们是沉默的,但心底的不满却可能在酝酿,谁也不知道临界点在哪里。阶层之间的差距过大必然影响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均衡,这无疑是危险的。
    
      进入2006年11月以来,粮油价格上涨。对此,有调查显示,77.1%的人表示,粮油价格上涨使他们“生活压力增大”,84.0%的人认为,生活成本比1年前又有所增加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6年11月CPI(消费者价格指数)和PPI(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)数据表明:百姓的日常生活成本正在逐渐上升。
    
      粮油涨价已经给一些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压力,城市贫民阶层对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物品的价格变化格外敏感,任何一点价格的上涨,都可能变成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大量在贫民边缘徘徊的准城市贫民,则可能因为价格的一点变化降为贫民,贫民规模的增大同样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。在这次价格上涨中,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看望了部分困难群众,了解粮油价格上涨对他们生活的影响。
    
       狭窄的上升通道
    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城市贫困人口到现在,中国的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,低保覆盖面增大了许多,全国每年为贫困人口支出的经费有200多亿元。同时发展了多种临时救助和专项救助,各地政府也陆续推出了针对教育、医疗、住房等的专项救助,北京专门有一个对贫困边缘人群的救助措施。在2006年初,农民工也被“正名”,明确提出他们是产业工人的一部分。业内也在讨论关于最低工资保障和反贫困法的立法问题。但是,不管救助措施多么完善,从长期看,这只能是城市反贫困行动中最后的一道安全网,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做法。立法则更多是从技术层面上解决问题,两者都无法消除产生城市贫困的根源。
    
      目前中国的城市贫民大多不是绝对贫困,而是相对贫困,贫富差距的日益增大加剧了这种贫困。我国社会贫富差距还在不断扩大,基尼系数已经超过警戒线。城市中的贫富差距更是大于整个社会平均水平。占城市居民10%的富有者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45%,占城市居民10%的贫穷者则仅占有全部城市财富的1.4%。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是不稳定的,能增加社会稳定性的是各阶层之间的流动。作为城市最底层,城市贫民最需要的是上升的通道,通过自身努力可以成功地向上流动。
    
      城市贫民阶层的出现和迅速扩大,以及随之而来的难以调和的社会矛盾,不仅仅意味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临界,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,更表明做出牺牲的这部分人群已经接近付出的极限。这个时候,如果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通道不够通畅,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将不可避免。
    
     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,农民可以通过招工、考大学、当兵提干等多种方式进入城市,而不是作为农民工大量涌入。工人也有可能提干。而在现有的干部人事制度下,无论是农民还是城市工人,都很少有机会获得干部身份,向干部阶层流动。现在,虽然考大学依然是农民进入城市的通道,但是高额的学费为这条通道设置了障碍。近几年,因为没有钱上不起大学的大有人在,不仅仅是农民,工人家庭也存在这种问题,他们手中的钱可能比农民稍多一点,但供出一个大学生后也会倾家荡产。
    
      而毕业即失业现象的存在,也打击了这些家庭负债让孩子上学的勇气。近年来城市中小学对农民工子女也存在入学歧视,高额的借读费让大量农民工家庭望而却步。打工子弟学校很少,大多还属于非法,教学质量差,农民工子女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更加渺茫。在城市,因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,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大,一些重点中学招收的公费生逐年减少,自费生却逐年增加,巨额的择校费把贫困者挡在了门外,富有者则可以用钱买来机会。教育和通过教育所获取的技能,是主导社会流动的最重要的机制,当教育变得势利,各阶层向上流动的通道必然狭窄。
    
      市场经济强调“机会均等”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一直在努力寻求一种正常的流动秩序,城市贫民阶层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机会不均等、权利不平等等问题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调查显示,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阶层,其子女继承性明显增强。
    
      一道道门槛,堵塞了正常的社会流动渠道,使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明显减少甚至出现凝固化的迹象。“士之子常为士,农之子常为农,工之子常为工,商之子常为商”,这样的社会让人担忧。向上流动的通道,是社会不满情绪的泄洪渠道,是人们改变命运的希望所在。民众需要有向上流动的机会,特别对社会最底层来说,梦想比现实更重要。
    
    

推荐给好友 打包下载这篇文章 打印这篇文章

Copyright © 2002 myarticle.com.cn
All rights reserved.

备案号:浙ICP备17002154号-4 Powered by: MyArticle Version 1.0dev
Processed Time: 0.0111 s Querys: 5 [ Gzip Level 0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