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我所知道的名片
2022-05-11 23:43:42
by 幻海沙
Rating: not rated yet
|
我所知道的名片
第一次接触名片大约是1988年以前,那时候能从身上掏出名片瞎扔的家伙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多。能见人就发名片的,基本上都是经常打的到音乐茶座去嚎叫的主,和那些穿七寸喇叭裤、裤腰上再别一个数字传呼机的家伙一样,他们基本上引领着当时的潮流。
那时候的名片种类不多,也不时兴把企业的徽记请三流广告公司设计了印在上面,做得稍好些的无非是在背景上加几个三点式泳装美女。那时候的头衔还没有发烂,不会把一天到晚跑腿打杂的人叫业务主办,也不会把稍微管点事的叫总经理,名片上印个经理的名头已经很唬人了。收到一张“经理”的名片,也根本不会像现在解小便一样频繁。记得我第一次收到一个经理的名片,据说还是用那种撕不破的纸做的,兴奋得半天缩不回手来。后来朋友们怂恿我试试是不是真的撕不破,结果真没破,再后来有人说用火也烧不坏,结果一试却把手烫起个大水泡。当时,心痛得不得了,手受伤了可以复原,名片没了那才叫伤心呢!为了那张名片,我硬是和怂恿我用火烧名片的家伙断绝了往来。
感觉上名片是到90年代以后开始泛滥的,那时候连中学生打电话都经常会问对方要不要几万吨钢材,全国人民几乎都热衷于一夜暴富的买空卖空生意。身边的亲朋好友,许多都印了名片,个个以总经理自居。随便走进哪个公厕都可以听见“张总,来啦!”“李总,慢走!”的招呼声。大家纷纷使出吃奶的力气把能够想得出来的、唬得住人的名头印在名片上,印个十个八个衔头都是小儿科。
我生平见过名片最夸张的两个人,头衔都在20个以上。第一个是诈骗犯,因为他后来的确因为诈骗被逮捕了。他的名片上有几个厂长头衔、几个老总头衔,还有商会会长、学会理事、同学会秘书长之类的头衔。他的名片精细、雅致,所用的头衔张扬且谦虚,能够挖空心思做出这样的名片令人叹服。不过也想得明白,不就是为了骗钱呗。而另一个人的名片却令我大跌眼镜了,身为大学教师,年龄逾60,早过了依靠名头勾引无知少女,或自抬身价引人注目的年龄,居然也用A4的白纸自制名片,头衔还超过了30个。细看其复印得黑斑点点的“名片”,内容包括了其学过什么专业、通晓几门外语、当过已故中央某领导秘书、做过某省领导公子家教、和某某名星吃过饭,还列上了无数条“个人能力”,如:出国、找工作、银行贷款、上重点大学等。而当时他正找我帮忙办事,要帮的忙正是其“个人能力”之一。老教师的名片,初看几乎让我喷饭,但越看越不是滋味。一个A4纸做的名片,把他几十年每况愈下的沧桑浓缩在了上面,字里行间的狂妄及渴望让人认可的迫切,只是让人感到其被命运嘲弄的无奈。这是我看过的面积最大,并且最让人悲哀的名片。
有名头最多的名片以后,有些人自然开始追求简洁,说白了就是换种方式引人注意。本地一家大房地产公司老总的名片就是这样。一张名片,只有集团公司的名字和他的名字,其他如职务、地址、手提、电话等项目通通没有,因为他相信什么也不印,人家还是知道他的地位,还是找得到他。的确,一个人如果有名还要名片做什么?名片或许只适合给那些没名气的人使用吧。
我没有保留名片的习惯,基本上是前脚客客气气地双手收下,后脚就随手把它扔到垃圾箱里。现在的名片换得实在是太勤,许多人有事没事就换电话、换公司、换职务。跳了槽、换了公司的还好,打电话过去人家顶多唬你一句:“老子没在那公司啦,别烦我!”如果刚好人家升了官,你还一个电话打过去称呼人家的旧职务,那可就麻烦了。不但事情办不成,反而惹得人家不高兴,不知道会给自己往后添多少麻烦。如果碰巧打到一个老总已经送给小蜜的电话上,那就更糟了。难说人家的老公正抢了电话准备捉她和老总的奸。平白无故地让人家当奸夫恶心一顿,那才叫冤呢。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