谏官包拯
2022-05-11 23:43:42
by
侯夫
打印???
泛舟网
(http://www.fanzhou.com)
人物
(http://www.fanzhou.comhref=category.php?cid=14)
人物_人物表情
(http://www.fanzhou.comhref=category.php?cid=144)
谏官包拯
包公的铁面无私世人皆知,但包公在进谏上却并非一味地刚直敢言,而是位很讲劝谏艺术的谏官。
“文死谏,武死战。”纵观历史,刚直敢言的谏官,不是削职罢官,就是被砍脑袋,几乎找不到能够安保终生者。司马迁是那样的博学多才,汉武帝也不是无能的昏君,就是因为提了几条并不算坏的意见,结果受到宫刑。司马迁含着血泪吟出了震撼千古的诗句:“哀莫大于心死,辱莫大于宫刑。”
再看与包公同时代的很出色的谏官吴奎、陈旭、杜枢等人,也都在台谏的政治斗争中纷纷落马,无法保障自身安全。唯有包拯,一生经历多次重大的政治风雨,总是节节得胜,化险为夷。虽然也有两次小的波折,也并非出自台谏。
这是一个谜。很少有人探其根底。
首先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看,北宋王朝统治者,接受唐王朝分封割据的教训,强调集权中央,统一法纪,提倡谦恭谨慎为贤。经过太祖、太宗、真宗三代,政局比较平稳,生活比较安定。在数十年和平建设的大环境里,再加上倡导谦恭谨慎听话,渐渐地出现了一种负效应:循默苟且,宽怠松弛;渐渐发展到百职不修,纲纪废弛,贪污腐败之风蔓延;随之民变四起,异族侵边,农民起义造反的动乱之事也多次出现。到了仁宗时代,已是危机四伏,急需来一场大的改革,清除积弊,振兴吏风。仁宗皇帝比较开明,也想干一番事业。以仁宗皇帝为中心,增加台谏的力量,提倡大胆的台谏,甚至可以当着皇帝的面展开廷辩。于是一个反贪污、反腐败、反官僚主义的风暴便在皇帝周围刮了起来。史称“庆历新政”。
这时的包公,担任监察御史,积极支持新政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大环境,包公是出不来的。
包拯“生于草茅”,是一个不大富裕的小地主家庭。包公的母亲临产前夕还上山砍柴。包拯长期生活在下层,对下层人民生活的疾苦十分了解。他能关心人民生活、反贪除霸、清正廉洁与他的贫苦出身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。包公的远祖包胥是春秋时期楚国的爱国志士。他与伍子胥既是好友,又是宿敌,史书上记载着他们之间一个要灭楚国,一个要救楚国的悲壮故事。
包公童年时代,就熟知这位远祖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故事。包公22岁在家守孝时,翰林学士刘筠出任庐州知府。这是一位一身正气的清官。他就是因为与当政奸相丁谓势不两立,才要求外任的。他的言行,为包公做人起了榜样的作用。
作为一名有理想的封建时代的政治家,包公的理想集中起来就是:忠君、爱国、爱民。爱民是一个轴心。他的所有奏折,都是为了爱民,同时也是为了忠君爱国。他的言辞激烈而尖锐,但他对仁宗又是尊重的。他的决心是大奸必摧,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,没有皇帝的支持,什么事也是办不成的。因此,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,分清形势,说清道理,打动仁宗的心。力绝鲁莽、傲慢之气,而且经常表白自己认识肤浅,思想愚昧,如有不妥之处,甘愿伏罪。他的奏折,有时可以使仁宗出一身冷汗,却不会怀疑其忠诚。
任何一位统治者,都有一根最敏感的神经,像老虎的屁股摸不得。触到了这根神经,就要丢乌纱砍脑袋,甚至灭九族。包公在这一点上,头脑清醒。当然,在封建的社会制度下,包公不可能实行真正的法制。
Copyright © 2002
myarticle.com.cn
All rights reserved.
备案号:
浙ICP备17002154号-4
Powered by:
MyArticle
Version 1.0dev